top of page

腹直肌分离 | 生产后妳还在为了回不去的小腹而困扰吗?

拥有紧实的腹部,是许多妈咪们的梦想,但生产后要执行起来,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使积极地做核心运动、严格的饮食控管,却还是迟迟不见以往的马甲线、川字肌重回身上,看著镜子前的小腹婆身材觉得好沮丧,小腹这么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腹直肌分离」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词,产后的身材走样,顶多是往「肚皮松了、脂肪变多了」这个层面去想,若没有经过专业医师的诊断,根本不会想到竟然是这个原因。腹直肌分离其实是属于「深层」组织的问题,而一般人联想到的肚皮松垮、脂肪变多,则是属于较「浅层」的部份,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努力运动,效果却很有限!

DIASTASIS-RECTUS-ABDOMINIS.png

当妈妈好伟大,怀孕生产身心付出很多,尤其“产后瘦身”这块,一直都是美妈们的热门讨论话题。想象下自己的肚子像气球一样胀大,十个月后消气,倘若保养照顾不当,不仅会有骨盆腔前倾的假胯问题,更可能出现腹直肌分离、腰酸背痛、打个喷嚏就漏尿失禁…等症状。今天就想来跟大家重点聊聊关于“腹直肌分离”的大小事,产后瘦身运动的第一步,就是先搞定它!

什么是腹直肌

正常人体的“五花肉”了解一下

腹直肌(Abdominal muscle)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腹肌」,主要范围是指从胸部下缘到骨盆周边的表层肌肉,是由直向的肌肉构成并覆盖大部分的腹部,故称为腹直肌。腹直肌的功能除了能够练成傲人的六块肌之外,最重要的是促成人体脊椎的弯曲,让人体的上半身可以自由扭动,且部分需要腹部用力的动作(如:咳嗽、如厕等)也会用到腹直肌。

要充分认识腹直肌分离这件事,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身体的“五花肉”区域,也就是腹壁肌肉。

腹壁肌肉分为三层,共四对,左右各一。

1.最深层像束腰带一样的腹横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

2.中间层的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3.腹内斜肌

Internal oblique muscle

4.最外层是腹外斜肌

External oblique muscle 

由片状的肌肉保护著,由中间的腹白线(linea albe)相连,左右成对固定在适当位置,也就是俗称的「腹肌」啦!

JB腹直街分离.png

腹直肌(英语:rectus abdominis muscle、abdominal muscle)

腹直肌分离(Diastasis of th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s,简称DRAM)

这些肌肉每一层都有一层筋膜隔开,每两块相邻肌肉之间也都有筋膜来隔开,两侧腹直肌还有肌鞘包裹着,这个肌鞘就是固定腹直肌的槽,让腹直肌被固定住,才能正常的发挥它的功能,比如让身体屈曲、辅助固定内脏、维持腰部的曲线和维持腹内压稳定等。在腹肌作用下,可让身体躯干向前、侧面,甚至做扭曲运动。

了解了腹部的整个肌肉结构,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腹直肌分离这个问题啦。

 

腹直肌分离有那么可怕吗?

网上有很多文章对于腹直肌分离危害描述非常夸张,让很多不了解的妈妈会误以为腹直肌分离会导致内脏跑出来,实际上没有这么严重。绝大部分的腹直肌分离都是比较轻度的,虽然不好看,但并没有导致肚子里的肠子跑出来导致肚子鼓包,所以已经发生腹直肌分离的妈妈也不需要过度担心。

 

未知才会恐惧,因此妈妈们需要了解怀孕过程中的腹直肌

产褥期——肌肉恢复的最佳时期

 

生完孩子由于子宫还未恢复到原来的大小,韧带也很长,你的腹部看起来仍然很大。产后7天里,身体的变化是迅速的,可以得到最大化恢复。产后第8-21天,变化仍在继续,但速度减慢。产后40天左右,恢复的最佳时期已经结束了。也就是说,产褥期是腹部肌肉自行恢复的一段时间,待到产后42天检查时,如果发现此时仍然肚子很大,松松垮垮,说明你可能患了“腹直肌分离”。

基于人体腹部正常解剖结构,双侧腹直肌分离距离小于2.0 cm为正常,超过2.0 cm,则提示腹直肌分离

 

目前,国内尚无测量产妇腹直肌分离距离的统一方法,临床多采用腹部触诊法进行检测,检测位置一般为脐下4.5 cm、脐环或脐上4.5 cm。因腹部触诊法是使用手指测量腹直肌分离距离,精确度较

 

在国外,超声测量已用于腹直肌分离评估,并且超声测量结果可显示腹直肌分离距离的具体数值,故超声测量可作为腹直肌分离距离测量的"金标准" ,但因超声测量受视野局限,适用于检测分离距离小于3.0 cm的腹直肌分离。

v2-dd13f4dff50fac20e7a10bba4cd491b3_1440w_edited.jpg
超音波是临床检查肌肉骨骼问题最快速便利的方法之一,从许多国外的研究以及文章会知道,利用超音波来检测腹直肌分离是标准化的方法之一。
EroQ01n7pezrNL9ohlrGc1q6SLl9-yOxOUhovplyT-mFdYQGVxwy6iYETf88j-LAXIIEJ6DcDZRlyQGQ3TlFWxDicV

腹直肌分离原因解析|搭配腹直肌修复方式,帮助孕妈咪找回自信曲线

生产是件大工程,女性在生完小孩后整个身体的状态都经历了破坏再重建,有些人在产后常常觉得腰酸背痛、肚皮一直松松的,常常觉得不舒服,肚子也摸起来好松、澎澎的,找不到原因但又觉得困扰,这时候可能是「腹直肌分离」

为什么腹直肌会分离?

在怀孕的过程中,随着胎胞长大,并且胎胞是充盈的,有一定硬度,胎胞一直往前顶,使腹部白线变得更加伸展和变薄。

到达妊娠后期,胎胞就会顶着腹直肌往两边撑开,使它们离开了腹直肌鞘,就产生了空隙或分离。虽然症状是叫做腹直肌分离症,其实有腹直肌分离问题时,同时最深层的腹横肌与最外层的腹外斜肌也肯定是分离了的,甚至同时体内的各脏器也是被挤压到了四周围的。

或者在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为了将宝宝从子宫中取出,医生会先在腹部做切口,然后人为地将腹直肌分开。可以理解为,同时打开双开门冰箱取东西的过程。但如果剖宫产后恢复得不好,这个“门”可能就关不上或者关不严了。

不同的人,不同的胎胞形状,腹直肌分离的类型也不太一样,但都属于分离。老人家常说尖肚生男,圆肚生女。有一说一,尖肚生不生男娃不好说,但一定是比圆扁形更容易腹直肌分离,看孕肚位置,孕肚长得高的人就会顶在肚脐上面,孕肚长得低的人就会把肚脐下方顶开。

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为什么腹直肌分离多发于产后?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元凶

大家知道,为什么在产后会出现腹直肌分离,或者说为什么腹直肌分离多发于产后呢?其实这和妈妈们身体里面的一种激素有关,它就是松弛素。妈妈们在怀孕6-7周的时候,松弛素的分泌就开始增多了。

 

那松弛素对妈妈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呢?

松弛素它可以使骨盆周围的韧带,筋膜等结缔组织发生松弛软化,以此帮助妈妈的身体适应不断增大的胎儿和不断长大的子宫;松弛素还会软化宝宝分娩的通道,以此帮助宝宝顺利娩出做准备。

 

除此之外,松弛素的分泌,也会使我们身体的一些其他的组织变得松弛,所以妈妈身体里不断向上向外扩张增大的子宫,在给胎儿扩大生存领域时,腹直肌中间的腹白线就开始向两侧分开,逐步扩宽的距离,分离,延伸,两指,四指,甚至出现分离一个手掌的宽度。就像一团面团,用手向两侧延伸,延伸越来越长,越来越薄,之后超出限制就会出现断裂,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了。

 

正是因为身体的激素变化还有胎儿在体内不断增大的原因,产后宝妈就是腹直肌分离的高发人群。数据统计,产后100%的宝妈产后都会有腹直肌分离的问题,但腹直肌有自我愈合能力,在产后6-8周是愈合的高峰期,此后进入平台期,产后半年内,分离的腹直肌向中间靠拢,基本可以自行修复正常。可从调查数据老看,在产后一年后仍然还有三分之一的宝妈自我愈合不佳,存在腹直肌分离的症状。

yw5bBDjFqUHK63fLD6wM8Rg7VJiNT6acbCba6Jzoeh8JBmBxS-fhDjH900csvoR1P4Yaxfb6bYjqj1GVqBjVXrAWsC

影响腹直肌分离自愈的因素有哪些?

腹直肌分离后身体有自愈能力,那为什么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宝妈存在腹直肌分离的问题呢?腹直肌的恢复速度个体差异从哪里来的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讲下影响分离腹直肌恢复的因素:

 

①孕前缺乏运动

“用进废退”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运动的缺乏全身肌肉的应用协调能力下降,所以在孕后,随着肚子不断增大,腹部肌肉的反应能力下降,就容易发生腹直肌严重的分离,而且产后自我修复能力也会相对较差。

 

②孕期体重增长过大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女性怀孕后,家里的长辈就会加倍关心,特别喜欢说,你要多吃点,毕竟现在是吃两个人的饭!

所以,现在仍然还有很多人陷在“孕后多吃”的误区里面。多吃猛吃,导致体重飙涨,特别是腹部,不仅要扩张给胎儿生存,还需要安放多余的脂肪,腹直肌就会分离明显。

 

③胎儿过大,羊水过多

这个因素应该不用过多陈述,就像一个塑料袋,东西装多了就会出现破损。

 

④多胎妊娠或多次妊娠

肌肉虽然极其富有弹性,但是多次长时间的拉伸分离,超过自我修复极限同样也会出现腹直肌分离的现象。

 

⑤产后错误的运动方式

我相信很多产后宝妈在产后都想快速甩掉自己身上的“赘肉”,可能在各大平台都有看到一些“快速瘦身”的燃脂运动。

 

这里一定要注意,这些动作真的适合作为宝妈的你吗?比如卷腹运动,平板支撑,跳绳、跑步等等在产后一年并不适合用来瘦身,不仅影响身体修复,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引起一些严重的疼痛问题。腹直肌分离就像我现在一幅的状态,卷腹、弯腰驼背,都会是它分离分离的更加严重。

 

上述的几大方面就是腹直肌分离修复缓慢的常见因素,一定要记得这些注意事项,帮助自己也帮助身边的女性。

“ 部分女性产后往往没有意识到腹直肌分离的存在,而采用仰卧起坐等不正确的锻炼方法最终导致分离的进一步加重,所以,在开始训练之前,腹直肌分离的检查非常重要。”

典型的产后腹直肌分离很容易诊断,产后持续腹壁松弛不能恢复即应当警惕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存在。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和Ultrasound检查即可确诊。但患者和医生不容易意识到腹直肌分离的存在而漏诊,此外如果脐疝的表现是发生在产后两三年之内,则应该进一步做体格检查,避免误诊。

不少产后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扰…腹直肌分离可能有那些症状?

    • 慢性/容易腰酸背痛

    • 腹痛、有坠物感 / 盆腔器官

    • 小腹凸出/松垮无力

    • 漏尿/便秘 / 消化不良

    • 疝气

    • 起床变得费力

    • 大笑、咳嗽、运动时会有漏尿的情形

腹直肌分离会导致:

    • 腹腔器官缺乏支撑,容易移位/脱垂

    • 腰酸背痛

    • 小腹突出(青蛙肚、啤酒肚)

    • 虎背熊腰(游泳圈、水桶腰)

    • 再努力运动,肚子都消不下去。

    • 内脏下坠,压迫膀胱,打个喷嚏就漏尿失禁。

    • 盆腔器官脱垂(疝气)

    • 肚脐周围突出的凸出

    • 肚脐周围区域感觉柔软

    • 肌肉收缩时出现隆起

    

其实这些主要是孕期让腹部和骨盆承受压力

造成腹直肌分离与盆底肌松弛而产生的后遗症

面对育儿家务、身材变化等多重压力的妳

产后的“腹直肌修复”以及“盆底肌锻鍊”更应不费力的优雅完成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有肚子松松垮垮、便秘、腰背痛、内脏器官下垂等等。

从外观看,腹直肌分离就是腹部肉松懈、肚子很大、没有腰,嗯,不好看是肯定的。但从生理角度看,腹直肌分离会跟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为腹部肌肉力量弱,其原本应该发挥的作用会大打折扣,无法支撑和保护腹腔脏器,无法维持腰椎的活动和稳定性,无法控制骨盆和脊柱的活动,从而导致胃下垂、肠疝、腰腿疼、骨盆前倾等一系列问题。比如肠疝,但凡一用力,肠子就可能甩到腹直肌分离的部位,进而出现胀痛、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必须要干预。

所有人都会腹直肌分离吗

不是。腹直肌分离也是挑人的,它比较青睐四类孕产妇:

🤰高龄孕产妇

🤰巨大儿、羊水过多和多胎妊娠的孕产妇

🤰缺乏锻炼、体重增长过快的孕产妇

🤰多次妊娠的孕产妇

综合看,腹直肌分离偏好选择那些腹部肌肉力量弱或腹部受到的压力大的妈妈。

不过别怕,对于大部分妈妈而言,腹直肌分离只是非常短暂地爱了你一下,等你生完宝宝(一般需要半年左右),它们会自动自觉地靠近彼此,恢复到面对面、排排站的状态。

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妈妈的腹直肌无法自己恢复。严重的,甚至可以看到腹部中间位置、肚脐前后是有坑的,这就是产后腹直肌分离症了。

 

 

那么产后多久之后可以进行修复呢?

    • 首先讲顺产,产后恶露排干净了,无子宫脱垂现象,盆腹腔无积液炎症,就可以进行修复操作,一般是产42天后。

    • 剖腹产的,则需要等到伤口完全长好,没有任何红肿发痒疼痛现象,才能开始着手调理。甚至更久之后,因为就算外面长好了,也不能确定腹内的器官有没有长好。特别是在操作前,检测按压有刺痛现象的时候,依然还是不能操作。先穿带收腹带倒是可以的。

    • 而存在子宫脱垂现象的,则需要子宫恢复了正常生理位置一个月后,在明确无子宫脱垂现象时才可以进行腹部操作。

修复的方式有比较普遍的电击法。刺激强度为感受到舒适的酥麻感,肌肉出现轻微震颤即可。此种方式建议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

h0yEnQBUD4N0WJXua70S7eVJkN7u-zEDYeAxv_qZI_YY3Loeij9gIPG1oGkm4JL_832R7MfbHtF0Jnk3Ff0rpteU0I

腹直肌分离的评估方法 

 

腹直肌分离的评估方法主要有手指触诊法、卡尺测量法、 超声成像法、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法(Computed tomography , CT) 和磁共振扫描显像法(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一、手指触诊法 

手指触诊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评估方法.

要求检查者:有准确可靠的触诊技巧,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

 

手指触诊法在同一检查者中有较好的信度。但由于不同检,查者的经验不同、手指宽度不同以及对腹部软组织压力的主观,感受不同,触诊法在不同检查者之间的准确度也不同。

 

二、卡尺测量法 

用游标卡尺对腹直肌分离距离进行评估,

 

在脐上位置用游标卡尺测量腹直肌分离距离,是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但在脐下测量却缺乏其有效性,可能是由于白线的解剖位置改变或者是游标卡尺在一定深度测量时存在局限性。

 

三、超声成像法 

超声成像是评估肌肉形态的有效手段

可直接测量腹直肌分离的距离,并间接反映肌肉的激活程度等

运用超声影像在仰卧休息位、仰卧起坐、深呼气收腹三种体位测量

 

超声检查是简便经济的无创检查方法,能够在孕妇身上重复进行,也能够在患者不同体位或不同腹内压时进行,且有助于腹疝的诊断

 

四、CT 检查

CT 显示的是最内侧腹直肌,肌肉纤维,而这些纤维与肌肉功能、腹直肌分离症状无关,也有可能是是因为患者在行 CT 时没有完全放松,使腹壁肌肉轻微收缩造成腹直肌相互靠近距离减。

 

CT 检查结果能够保存下来用于后期的评估及研究,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不适合怀孕妇女,且费用偏高,因此并不是用来评估腹直肌分离的最佳手段。

 

五、MRI 检查 

由于术中可能使用了麻醉药物使肌肉完全放松下来,MRI在前后及横向的腰围数值上均有所减少ꎮ,导致评估不相同。

 

MRI 检查的优势在于不依赖于检查者的操作,结果较客观,安全无辐射。

且重复性和可靠性较高,但其也需花费较多时间和金钱。

jb腹直肌分离.jpg

居家自测自己有没有腹直肌分离

1.在肚脐上下两个标记点,身体平躺,将膝盖弯曲,脚板平贴于地上。

wQcU0nEiewJIb-2osnx2pIvAH9CrpxSdDNkcOhDH37b7TP5iD9IdQAjLt3DLRczJG15a9SUJc1ZAb6wsbS4imPjuv_

2.将手指放置于肚脐上方,并慢慢仰卧坐起(感受仰卧起坐时,肚子用力的状态)

d__LJIcxOrD9itT_ZhsJGvr-J2qVVzP3IvPvq4eWJ007b2dpRhd3UWYKwS4B8i3qhKrXTD2Y_s8vKH3jTb8RADz_5j

3.此时腹直肌于收紧状态,将手指放进腹直肌中间,若有分开达2cm,有可能是腹直肌分离。

同时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腹直肌往两边滑动开,那么就是确定有腹直肌分离了。

_h1osUuoZxbm5f-W5QOKRCWccNkrnD71TDYucgi5QaP_LEhBjgWgtbe-2Ak86Log1HIvvq7IulNqasYD8LJj5_nlVp

一般来说,腹直肌分离可分为:

1. 轻度:距离少于两只手指宽,可以通过专业人士康复指导运动得到修复。

2. 中度:距离两只到四只手指宽,尽可能选择专业的产后康复机构或者医院进行仪器辅助修复,外加手法调理效果会更加稳固。

    

3. 重度:距离超过四只手指宽,建议及时到医院采取腹直肌分离修复措施,听取医生建议必要可以选择手术修复。

    

腹直肌分离检测到底是什么手感?

伸出左手,将四指并拢,大拇指与食指相触,从左手的桡骨茎突外侧凹陷处开始到“合谷”的位置,用右手的中指点按感受,这个区域的手感是属于正常腹直肌的检测手感。肌肉紧实,一只手指的指腹就可以感受到缝隙左右较硬触感,我们可以称它为“正常区”。

 

由合谷以外到虎口的位置,再用右手手指点按感受,这个区域的手感属于腹直肌分离的检测手感。肌肉松弛,手指指腹可感受到缝隙较大,左右两侧肌肉相对上一段柔软无力,该区可以称为“分离区”

 

当手指点按由虎口向外继续就会发现较深的凹陷,一种“空落感”这是属于分离中教严重的腹直肌分离现象,常表现为呼吸练习出现“断崖式”腹部。

另外一种分离严重的情况会是分离间隙过宽,大于4横指及以上,这种手感就像是手放在了棉花上,而且可能还会感受到明显的肠蠕动。

如果卷腹了半天,摸了半天也没有什么感觉,多半是因为你本身就没有这个问题。

*以上方式仅提供妈妈们居家检测,实际状况与后续处疗程,仍要交由专业医师评估规划。

yw0NiDy4IwlXe5RQgaHCoF93Ms-tR-AFSbnULFMB3qTm42T6zNUvascbuFrz6B9MBdQiIxwUSQDd-nYE3kZRHaX6b3

趁早接受治疗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客户在接受治疗后都普遍发现:

    • 腹直肌的分离减少

    • 核心肌群恢复力量,身体姿态改善

    • 下背部疼痛减缓

    • 腰围瘦下

    • 肌肉与曲线更紧致显著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如何?

目前,产后腹直肌分离通常认为是妊娠和分娩等因素导致产妇的腹白线(位于腹部正中线上、两侧腹直肌的腱膜相互交叉形成的一条白线)被拉伸变薄,使原本并列邻近的腹直肌从中线向两侧分开。

这在妊娠期和产后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情况,最早在怀孕14周即可出现,孕21周时大约1/3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随着孕周增大、子宫增大,分离逐渐加重并延续到产后。

研究显示,妊娠后期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6%-100%,产后6周发生率为50%-60%,产后6个月为39%-45%。大多数腹直肌分离能在产后1年自然恢复,但也有少数患者症状会一直持续。

产后多久可以开始锻炼修复?

    • 自然产出月子就可以开始做

    • 剖腹产需要等至少8周,医生确认伤口无碍,可以运动后才能做。

根据统计,孕妈咪腹直肌分离的机率从刚生产完近100%,会在产后6个月机率大幅降至39%。通常产后1年内,腹直肌分离3个手指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切记,肌肉训练是必须,光靠仪器和按摩是不可能恢复,这些只是辅助。

能否预防腹直肌分离的发生?

为预防腹直肌分离,孕妇可以在早期通过量身定制的强化训练来稳定并加强腹直肌,避免腹直肌变得虚弱无力并最终导致分离。

 

腹直肌分离患者应该避免哪些运动?

腹横肌是腹部最深的一层,可以想象成身体的内部束腰衣。强大的腹横肌将腹直肌拉合在一起,对腹直肌分离的恢复至关重要。在它们被拉伸的软组织愈合之前,其它三块肌肉的锻炼顺序应该仅次于腹横肌。因此,应当避免拉伤这些腹部肌肉,不让它继续从中心拉开。

这些活动包括:

    • 举重

    • 便秘

    • 卷腹

    • 仰卧起坐

    • 仰卧放腿

    • 平板支撑

腹直肌分离的恢复,还需要满足这个条件

 

腹直肌分离恢复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盆底肌是否达标。盆底肌和腹部肌肉都属于核心肌群,它们属于一个整体,如果腹部力量过于薄弱,会导致脏器移位,盆腔器官的下垂。

 

但是,如果盆底肌过分松弛,强化腹直肌的恢复,反而会给原本受损的盆底肌带来腹压的增加,从而导致盆底肌进一步受损,影响腹直肌与盆底功能的恢复。有研究指出,建议盆底肌三级及以上后再做腹直肌分离的恢复。如果一定要在一次治疗中同时做,也应该先做盆底康复,再做腹直肌分离的恢复。

 

在腹部贴上电极片,然后采用电刺激提高腹部肌肉的兴奋性,强化腹部肌群的训练,使分离的腹直肌逐渐向腹白线处聚拢,此外,电刺激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了可以起到锻炼腹部肌群的目的,还可以帮助恢复腹部皮肤、筋膜的弹性等。严重的腹直肌分离患者,电刺激结合手法治疗,效果更好。

 

电极片贴法都可以用到腹直肌分离患者中,通过电刺激,均可以实现明显的效果,改善腹直肌分离的症状。产后42天后,腹直肌分离恢复越早越好。而对于那些生完孩子已经三年、五年,但患有腹直肌分离的患者来说,现在知道了去做,还为时不晚。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案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案主要有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及手术治疗

运动疗法 :

腹部核心训练可以加强腹横肌静息状态时的肌肉厚度, 腹横肌是腹部深层的肌肉,通过强韧的筋膜与腹直肌、腹白线 ,相连接腹横肌的激活训练可以使腹直肌两侧肌腹靠近。提高白线完整性并增强筋膜张力。

 

有助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常见的运动包括腹式呼吸、臀桥、凯格尔运动等。

 

相关文献指出孕前的腹部核心训练可维持腹部肌肉的张力和力量,从而降低腹白线的应力,减少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而产后的核心训练可有助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但是具体应该选择哪些核心训练的动作,仍缺少相关的文献支持。

电刺激治疗:

适用于有腹部塑形要求的产后轻度腹直肌分离患者(分离程度在2-3cm ++)。

针对腹部相关肌肉的电生理参数,采用不同频率和脉宽的仿生物电,对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及腹部主要肌群进行强化电刺激循环治疗,通过逐步调节的电流刺激,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提高腹部肌肉的兴奋性,强化腹部肌群的训练,促使分离的腹直肌向中间靠拢。患者感受到肌肉收缩但不引起疼痛。

从而使分离的肌群恢复正常形态。电刺激对腹直肌分离治疗效果肯定。

根据腹直肌分离情况选择对应的电刺激方案和电极片贴敷位置。一般将电极片分别贴在腹部两侧对应的腹内外斜肌、腹横肌、腹直肌等位置,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的仿生电流,进行腹部肌肉电刺激。一般每两天进行一次,每次45分钟,连续十次为一个疗程。

手术治疗 :

腹直肌分离的常见手术方法有腹部筋膜折叠术、改良疝修补术、结合小切口疝修补的腹直肌分离修复术。  

 

严重腹直肌分离合并腹疝患者行腹壁成形术,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并指出产后严重腹直肌分离伴腹疝患者应用腹壁成形术治疗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产后医美推荐疗程前,先了解产后多久可以做医美? 

产后医美约三到六个月可开始进行医美项目评估与拟定产后减重计画,先让身体慢慢的恢复,心灵也渐渐的调适到最佳的状态,待身体修复后便可开始进行产后减重与体态雕塑计画。

若是有症在哺乳的情况要告知医师,避免使用减重药物影响哺乳。

h0yEnQBUD4N0WJXua70S7eVJkN7u-zEDYeAxv_qZI_YY3Loeij9gIPG1oGkm4JL_832R7MfbHtF0Jnk3Ff0rpteU0I
*网站实例仅供参考,任何疗程的副作用及治疗效果会因个人体质及术后保养而异,实际状况需由专业医师亲自评估为主。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多少钱一次

做一次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其实也并不需要多少费用。产后康复工作的确是很重要,如果做不好对于身体恢复是有影响的,还会影响到以后正常的生活,这一点是一定要引起注意的。

产后康复需要两千元到三千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改善较好。

具体费用很难确定,这个应该根据医院的等级和所处的城市而言,费用有所不同.各地是不同的,有差距的。 

妈妈需要担心腹直肌分离吗? 

虽然大部分的腹直肌分离都会自己好,但还是不免有变例外,所以提前预防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如果慢慢的什么都不做、白的等六个月,然后发现自己居然是那个腹直肌不会愈合的人,那么到时候就非给我们留言因为“治疗”腹直肌分离比“预防”的难度要高出很多很多。

应该快速瘦身吗?

产后减重并不是越快越好,一般我们会建议在产褥期结束后,再考虑减重的问题。也不要迷信“十天减重18斤”的夸张宣传,因为产褥期结束后,很多女性的身体状态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孕前,过度、快速减重并不利于身体健康。能够在六个月左右的时间,恢复到孕前的体重水平,或者稍微偏重(三斤以内),才是比较合理健康的速度。

 

提前做好预防,便于产后恢复

1、首先,孕期控制好体重。

从怀孕开始,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控制好自己体重的增长,重视体重的管理。要知道,孕期肥胖,容易导致胎儿体重过大,增加巨大儿的几率,这不仅会造成产后体重恢复的困难,还更容易发生生产时盆底肌的损伤。

 

2、孕期和产后都要适度运动

只控制饮食还不算完美。饮食的适度控制,再加上适量的运动才是最佳搭配。不管是孕期还是产后,温和的有氧运动都是首选。孕期的你可以选择散步,而产后的你可以没事就推着婴儿车去遛弯,即完成了看娃任务,又减掉了身上的肥肉。

 

3、最好可以坚持母乳喂养。

进行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帮助子宫尽快复旧,还可以促进恶露的顺利排出。所以,如果可以,最好是坚持母乳喂养,宝宝小嘴吸吮的过程,就是帮助妈咪恢复的过程。

 

4、还要好好练凯格尔运动

这个凯格尔运动的精髓,简单点说就是:憋断尿,夹断屎。然后你就可以躺下,试着收缩阴道和直肠周围的肌肉,并且尽可能努力地把这些肌肉抬升。不需要动作太大或者速度太快,不要向下用力,需要向上抬升。了解盆底肌肉功能状态是进行盆底康复的基础,所以在没有明确盆底肌到底是哪一型的时候,盲目地进行治疗,有可能适得其反。

腹直肌分离跟下背痛有没有关系? 

腹直肌分离真正的问题在于白线的筋膜组织变得松弛,其刚性韧性变差,就会降低白线筋 膜传递力量的效益,也会让腹横与内外斜肌接上去的位置变得不稳定,当然也会连带影响 背侧胸腰筋膜的功能,长时间下来就有可能会导致下背痛。然而,许多研究期刊却指出白 线分离与下背痛没有绝对的相关性,不过,这或许是因为研究时间不够长,或者因为背痛 发生的因素太复杂,或者是腹直肌分离的基准可能抓得太严格,因为目前腹直肌分离的基 准是超过2.5公分,这个距离可能太短还不至于导致下背痛,但是如果分离超过4公分或者 5公分之类的,或许可能就会有比较高比例的下背痛,不过这些都还有待后续研究。

应该先做腹直肌修复还是先做盆底肌修复呢?

分以下2种情况:

①盆底肌检测报告结果为不及格(医院报告级别类的“三级”以下为“不及格”;分数类的“80分”以下为“不及格”)

在盆底肌检测不及格的情况我们建议先选择修复盆底肌,当盆底肌的检测结果达到“三级”及以上时(即盆底肌肌肉力量可以有意识收紧),就可以进行腹直肌的修复了。

 

②盆底肌检测报告结果及格(医院报告级别类的“三级”及以上为“及格”;分数类的“80分”及以上为“及格”)

在盆底肌检测为“及格”的情况,腹直肌修复可以和盆底肌修复同时做(先后顺序关系不大)。

腹直肌分离恢复与否跟腹部肌肉的力量有关吗? 

产后14天左右子宫会恢复形态,但需要六周腹肌才能恢复产前的形态,不过,腹部肌肉需要六个月才能恢复 到原本的肌力,腹部肌肉松弛无力是腹直肌分离的原因之一,所以,腹直肌分离当然也跟腹部肌肉力量有关系。 ,

 

如何预防腹直肌分离?

预防腹直肌分离的工作应该从怀孕前就开始着手,

    • 比如孕前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加强核心肌肉群的日常锻炼等。

    • 孕期应该注意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既要避免过度肥胖也要预防营养不良,控制胎儿体重增长在正常区间内,避免巨大儿的发生。

    • 孕期还要控制血糖,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

    • 孕期也要根据自身情况保持适量的运动,给肌肉适度的刺激,这样也有利于阴道分娩的体力储备。

    • 要避免无指征的剖宫产手术,剖宫产术中应尽量一期修复拉开的腹直肌,通过缝合让分离的腹直肌并拢,这样有助于恢复腹直肌的解剖位置和强度。

    • 产后应避免负重和增加腹压的剧烈活动(比如长时间抱孩子),建议尽早恢复居家锻炼,必要时可以早期进行物理康复治疗,这些都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收腹带能改善腹直肌分离吗?

收腹带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没有专门的治疗方法。女性在怀孕和分娩的过程中,大多数女性肌肉都会出现一个空隙,这个空隙大多会在产后4-8周逐渐恢复。但是超过了2指宽,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建议到医院处理或者用治疗仪协助恢复。

直腹肌分离如何恢复?训练误区❌大禁忌

很多人觉得自己肚子大,就开始卷腹、仰卧举腿…各种虐腹马甲线计划!但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大大大禁忌!

腹直肌分离常见误区就是卷腹/仰卧起坐、健身球后躺运动,以及在腹肌支撑力不够的情况下举重等… 尤其卷腹,每一次的卷腹都是种破坏,会加重腹直肌分离情况,让状况变更糟!

患有腹直肌分离症状时,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的事项?

1、提或抬重物;

2、卷腹运动,例如没有预先收紧腹肌的仰卧起坐、弓背前屈上半身等;

3、使用或者不使用长杠铃的经典腹肌训练;

4、单独的腹斜肌训练;

5、如厕时屏气用力;

6、强迫进行的深度腹式呼吸;

7、高冲击性的运动,如跑步,跳蹦床等;

8、可拉伸腹直肌的运动,比如瑜伽运动的中下犬式。

腹直肌分离和便秘有什么关系?

腹直肌过度分离会导致我们的腹部肌肉力量缺失,影响肠蠕动,可能就会好长时间没有便意,这就是结肠蠕动过慢导致的便秘;另外,腹直肌分离长时间没有修复会导致腹腔脏器下垂,加重盆底肌损伤,当盆底肌受损变松后,对子宫的承托能力会下降,脱垂的子宫会压迫到直肠肛管,导致梗阻型便秘。

腹直肌分离能否恢复

腹肌分离是可以恢复的,但需要科学安排计划,不然可能会加重。

从怀孕到生下小宝宝,是每个妈妈们所要经历的幸福时刻,但是这个过程可能是相当辛苦的,不可避免的会有身材的走样和一些常见的身体问题,所以在传统的观念中,我们会有“坐月子”的说法,就是在产后会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进行身体的调理,以使各个系统得以恢复。

然而对于某些妈妈来说,发现宝宝出生后,自己肚子上的肌肉变得特别无力,皮肤也变得相当松弛,想收也收不回去,甚至开始慢慢出现腰背痛的情况,此时需要警惕是否是腹直肌的分离。

“核心区”包括了后侧脊椎之间的多裂肌、底侧盆腔周围的盆底肌、前侧腹壁上的腹横肌和上方肺部以下的膈肌,共同构成了一个类似于封闭的结构,以维持正常的腹内压力。但是在女性怀孕和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增大的子宫会将腹肌拉长而分开,盆腔耻骨联合处在激素的作用下发生松动,骶髂关节处的韧带由于变得松弛而使骶髂关节紊乱,整个“核心区”变得特别不稳定,虽然这些改变是有助于分娩的,但是如果不及早的进行干预,可能会加剧整体不稳定的发展和肌肉功能的失调,甚至这种持续的压力会使产妇在产后容易发生尿失禁、便秘、腰痛、子宫脱垂等问题,从而引起更多的症状。

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促进腹直肌分离的恢复,且未对盆腔器官,盆底肌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产生不良影响。

腹直肌分离治疗完会反弹吗?

目前临床上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主要采取电刺激、手法、自主训练等非手术治疗方式。

 

单纯电刺激或电刺激结合手法均能起到明显的效果。但是有少部分患者腹直肌分离已经治愈了,隔了一段时间却再次出现分离。

 

其实,腹直肌的康复训练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已经完全解决,恢复到2指内,如果不注意生活方式,也有可能会造成症状的反复,不过这种情况在临床中是比较少的。

 

除此之外,患者可以自己在家做些自主训练,比如臀桥、侧卧位腹横肌练习、四肢跪地练习、腹式呼吸练习。

盆底肌康复与腹直肌分离修复能同时进行吗?

有的产妇看着自己的大肚子难以忍受,产后42天检查也证实确实存在超过2指宽的腹直肌分离,就急于通过产后康复尽快解决。但在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前,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千万不能忽视:盆底肌肌力是否达标。

 

盆底和腹肌是一个整体,盆底肌是支持、承托、受力结构。如果盆底肌过于疲弱,一味加强腹肌,会增加腹内压,让受损的盆底承受更大的压迫,加重盆底损伤。所以在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前,盆底肌需要一定的的收缩能力来抵抗腹压,需先检测盆底肌力,最好是等到肌力达到3级以上再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对于那些盆底肌力差的,要先做盆底康复再做腹直肌治疗。

同一天先做腹直肌康复再做骨盆修复最后做盆底肌修复吗?

(1)先做骨盆修复;

(2)再做盆底肌修复;

(3)最后做腹直肌修复。

温馨提示:如盆底肌还不会收缩,腹直肌修复建议先不做,待到客户学会盆底肌收缩了再做腹直肌康复。

是不是所有的年龄都可以做腹直肌分离的治疗?

没有年龄限制,但是产后半年或一年内治疗效果最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弹性纤维,结缔组织也会老化,不利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因此,腹直肌分离的康复治疗在产后42天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经期可以做腹直肌分离的治疗吗?

不是禁忌,但是如果患者有不适的情况立即停止即可。但如果经期做治疗的话,由于电刺激会促进盆腔区域血液循环,有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增多。

有两台仪器可以同时做腹直肌跟盆底肌吗?

不建议一起做,因为电流强度不一样会影响到客户的本体感知感觉。

腹直肌分离只有产后才有吗?

不是的。这种腹部肌肉的异常分离,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是妊娠的一种产物。实际上,不同的体质、性别和年龄的人都可能会出现腹直肌分离。男性、未经产女性以及儿童都有可能出现腹直肌分离的状况。有研究报道,肥胖、糖尿病因为会影响腹壁肌肉的重塑,导致腹壁力量减弱,也可能出现腹直肌分离的情况。

患了“腹直肌分离”,为什么不能做仰卧起坐?

腹直肌分离测试的方法,平躺仰卧,然后将头部抬离床垫,这个姿势下,你的腹直肌分离会达到最大的程度,而仰卧起坐,就是一直在重复的做抬头的动作,反而会让腹直肌分离程度越来越深。

自我感觉恢复很好,可以不去检查吗?

自我感觉很好当然很好了,可是有些问题到我们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宝妈们经历了怀孕、生产大大小小也做了几十次的检查,为了产后妈妈的健康,咱不差这一次。

您可以添加我们的Whatsapp,咨询更多医疗套餐详情!

#体态管理 #体态矫正 #腹直肌分离 #产后松弛 #筋膜松弛 #体态雕塑 #腹肌紧实 #小腹婆救星

目前腹直肌分离诊断标准模糊,国内外均没有明确的诊断、评估标准。这往往忽略腹直肌的分离的问题,使得该类患者得不到正确的康复指导,或者采用了错误的方法使情况恶化。

 

因此在各大医院康复科、妇产科、 运动康复诊所或产妇中应正确普及相关知识。使产后妇女能够得到正确的医疗处置。

内容为提供卫生教育、医疗知识用途。实际疗程效果依据个人体质条件而有差异,本资讯无法替代医师亲自问诊,任何疗程效果与风险均应以医师亲自诊断为主。

bottom of page